首页 >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的经济赔偿金

我们经常看到在劳动纠纷中存在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说法,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经济补偿金,是公司依照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规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一次性经济补偿。赔偿金,是指公司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内容,且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例如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违法约定试用期等,都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在此基础上解除劳动合同的,都属于违法解除,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以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1、怎样申请劳动仲裁赔偿金

法律主观:有关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赔偿金的问题。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交仲裁申请书,申请人的身份证复印件,被申请人的工商信息,组织机构代码资料,可以在工商局和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网站打印,还需要提交争议相关的证据材料,例如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单,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等。依据您的情况,您可以请求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提成。

少缴纳社保的可以去社保局投诉,社保局会责令公司补缴。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劳动仲裁赔偿标准

劳动仲裁赔偿有以下标准:一、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二、用人单位违反相关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三、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保存到: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