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劳动仲裁

学历造假 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发现学历造假有胜算吗

据传比亚迪开始查假学历了,查到造假后直接开除,等于变相裁员。如果学历造假,用人单位是否能解除劳动合同呢?是否需要支付补偿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有关问题的意见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学历证书、个人履历等与订立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构成欺诈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1、造假学历会怎么处理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的劳动合同无效。所谓“欺诈”,应当是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具有欺骗对方当事人的主观恶意,并在主观恶意的驱动下,编造情节或隐瞒现实,使对方陷入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并基于认识错误与当事人订立或变更了劳动合同。事前预防措施即,用人单位在聘用阶段应当做好背景调查,对于劳动者的学历、履历等重要事项,应当进行谨慎审查,确保劳动者素质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资质,避免在将来的用工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风险。

事后惩治措施即,完善本单位的用工、考勤、绩效考核制度等相关制度。用人单位应在规章制度中对于劳动者的诚实义务做出较为详细具体的规定,例如:将学历等信息要求直接写入录用条件,一旦发现劳动者有造假行为的,单位可以予以解除;劳动者入职后若提供虚假学历或履历的,视为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主观:劳动者在应聘、订立劳动合同时未如实披露信息并不必然构成欺诈,当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时对学历无明确要求,且无法证明员工工作能力与学历有必然联系的,则不应以劳动者提供虚假学历为由认定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作为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事由。2、劳动仲裁企业会拿简历造假说事吗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劳动关系的建立,并不以提交简历、填写入职登记表等等,自用工之日起劳动关系建立,所以简历造假不会影响劳动关系的认定;其次,简历和入职登记表应当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但即便是有虚假,用人单位要想解除劳动关系,还是要符合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的规定;再次,录用员工时,用人单位可以依法做背景调查,去核实员工的信息,

待背景调查完成后,根据结论决定是否与员工建立劳动关系,如果未经背景调查,即用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其法律后果,之后也不能以员工未如实登记信息或者提交虚假简历为由要求解除劳动关系,或者要求其承担欺诈的法律后果;最后,员工作为弱势群体,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对其权利有一定的保护,如果事事都要如实向单位写明,可能会导致隐私泄露,因此员工有隐瞒是可以被允许的。

保存到: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