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赔偿金证据,被裁员劳动仲裁需要什么证据

发生工伤走好这十步,妥妥的拿所有赔偿。发生工伤后,只要能走好这10步,妥妥当当拿到赔偿,第一步,工伤认定的材料准备好,做好事后取证和证据材料的梳理,第二步,提交工伤认定的材料,拿到受理通知书或者启动劳动关系确认的劳动仲裁。第三步,拿到工伤认定决定书后,一定要反复确认信息是否有误,第四步,核对确定停工留薪期,停工流留薪期内复查,拿最新的复查诊断。

第六步,劳动能力鉴定前一定要了解鉴定事项,以及鉴定流程,细节一定要拿捏。第七步,等级确定后与人社局沟通,核对赔偿项目和赔偿标准,以及赔付主体,对社保赔付金额做到心中有数。第八步,明确赔偿方案,与用人单位协商金额。第9步,社保缴纳。第10步,仲裁及诉讼。工伤待遇和被迫解除相关待遇。这10步每一步都要走稳,不可操之过急。调解协商过程中,更不能发生没有必要的冲突。

1、劳动仲裁有哪些证据

劳动仲裁主要提供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牌、考勤记录等。除此之外,根据自己的请求提供相应的证据。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第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劳动仲裁所需证据

(一)《仲裁申请书》。申请人应当按照规定如实准确填写《仲裁申请书》,《仲裁申请书》一式三份,其中两份由申请人本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提交仲裁委,一份由申请人留存;(二)身份证明。申请人是劳动者的,提交本人身份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是用人单位的,提交劳动仲裁本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三)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有关材料,如劳动合同(聘用合同或协议)、解除或终止合同通知书、工资单(条)、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等材料及复印件;(四)申请人在申请劳动仲裁时,仲裁委根据立案审查的需要,要求申请人提交能够证明被诉人身份的有关材料的,申请人应当提交。

3、劳动仲裁中要求赔偿金的依据

仲裁经济补偿金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该条规对经济补偿金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劳动者在受到用人单位强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不公平的待遇时,可以按照该规定的要求进行处理。一、仲裁经济补偿金依据是什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1、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3、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4、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5、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

保存到: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