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直播公司无视劳动法强行辞退孕妇?36岁孕妇请假保胎遭公司辞退并踢出工作群,公司扬言不服可仲裁。公司财大气粗,相对于孕妇而言,公司当然有财力精力持续消耗,个人力量如何抵挡?如果劳动局不介入公正处理的话,最受伤的多半是此孕妇,错了就要纠正,如果一味纵容该公司,其他有类似情况的公司纷纷效仿,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希望有关部门持续介入严查,给予公平公正的处理,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公司解散一般需要按双倍的经济补偿金来赔偿孕妇。如果孕妇在该公司的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可获得二个月的工资的赔偿;半年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二个月的工资计算;不满半年的,可获得一个月的工资的赔偿。孕期内各项劳动保护的主要规定:1、根据《民法典》第42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2、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3.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书面告知女职工。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由本规定附录列示。4、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

法律分析:公司因为解散,终止孕妇员工的劳动合同的,应该向该劳动者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般来说,劳动者的经济补偿,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挂钩,工作时间越长,得到的经济补偿相应也会越多之亦然。具体来说,经济补偿规则如下:1、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每满1年的,用人单位就需要向劳动者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2、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为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工作时间也按照1年计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劳动合同的终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