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区徐女士:我被单位辞退,在申请劳动仲裁时主张单位支付我经济补偿金,请问我能否变更请求要求单位支付我经济赔偿金?魏莹律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有关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号第五条规定: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用人单位系合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支付经济补偿的,可以依法裁决或者判决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可以,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终止劳动关系达不成一致时,可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来解决。劳动仲裁也可以在劳动关系结束后仲裁,但不能超过一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也可以在劳动关系结束后仲裁,但不能超过一年。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公正及时处理劳动、人事争议(以下简称争议),规范仲裁办案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调解仲裁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法律主观:不一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包括劳动仲裁和人事仲裁。原来两个是分开的,劳动仲裁在劳动局,人事仲裁在人事局,后来劳动局和人事局已合并为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故劳动仲裁和人事仲裁也合并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劳动仲裁主要是指企业和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人事仲裁主要是指机关、事业单位与其职工之间发生的人事争议,主要区别就是单位性质不同,所以称呼也就不同。
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十四条法律没有具体规定、按照本规则第十三条规定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的,仲裁庭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当事人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