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享有管辖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未经充分调查核实,便告知举报人申请劳动仲裁解决争议,属于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违法行为。劳动者对劳动仲裁、劳动监察具有选择权,来看一下最高人民法院(2019)最高法行申5262号行政裁定书,裁判要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工资、赔偿金发生争议的,劳动者可以选择申请劳动仲裁的方式解决,也可以选择作为投诉人向有管辖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投诉,请求对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两条救济途径都是劳动者的法定救济途径,劳动者未选择申请仲裁,而是选择投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经调查查实的证据证明,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未依法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责令用人单位改正,或者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理决定只有在经充分调查核实,仍无法查实相关事实时,才可以告知投诉人申请劳动仲裁加以解决。

法律主观:1、只有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仲裁裁决书或法院裁判书奏效后,能够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2、执行费,另一方承受(个别地区要求申请人先垫付执行费,执行后再返还给你);3、能够查封另一方的银行账号、车辆、厂房、应收账款等资产。所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时候,你需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另一方的银行账号或其他财产的信息,以供法院执路人员去赶紧执行;4、需要你写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法院有样本,到那抄写一份即可)、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裁决书或裁判书的复印件及另一方的资产情况。

法律分析:仲裁裁决书包括两种,一是商事仲裁,二是劳动仲裁。无论哪种仲裁裁决书,选择执行法院时,第一要选择被执行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第二,选择被执行人的主要财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七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八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一)重大涉外案件;(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第二十条最高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一)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二)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3、劳动仲裁执行由哪个法院执行劳动仲裁执行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由劳动仲裁委员会指定或者当事人协商确定的第一审人民法院管辖,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解决的一种方式,由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并发出仲裁裁决书。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