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的托,离职了还能劳动仲裁吗

现在单位违法成本真低,作为劳动仲裁被申请人,托欠申请人员工多项工资。交换证据时却可以牛气得不出面,仲裁开庭时还缺席,就这样还不用受到什么惩罚,而作为劳动仲裁申请人,想拿到自已应有的劳动报酬,却需像跳梁小丑样,来回跑劳动局和仲裁庭5次,一次提交劳动仲裁诉求表,一次仲裁前调解白跑一趟,一次领开庭提交所需资料,一次交换证据材料,一次仲裁开庭。

比如个人考勤表,根本无法证明自己加班。另外开庭时,还得接受仲裁员的盘问。这段时间通过来回跑劳动局及仲裁庭,整套流程下来,我可尝遍了老百姓打官司的不容易。这是我今天去的北京海淀区某仲裁庭,作为申请人的委托代理人,我看着这庄严的仲裁庭,心里都有些紧张,感觉违法的那个人是我。

1、劳动仲裁托着不受理

法律主观:司法实践中下列情形不予受理:1、申请人不具有主体资格;2、申请人与申请仲裁的争议无直接利害关系;3、争议内容不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4、争议不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的管辖;5、仲裁申请已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的时效;6、申请书及有关材料不符合要求。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

2、委托代理劳动仲裁

法律分析:依据法律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是可以委托代理人的,当事人委托代理人时需要向代理人出具委托书,由仲裁机构审查代理人的资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3、劳动仲裁委托人

劳动仲裁可委托人代理吗依据法律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是可以委托代理人的,当事人委托代理人时需要向代理人出具委托书,由仲裁机构审查代理人的资格。《关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托代理人的暂行规定》一、劳动人事争议的当事人、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二、仲裁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仲裁代理人。

保存到: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