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劳动仲裁

法院劳动仲裁不判决,劳动仲裁不执行怎么办

劳动仲裁违背基本法律良知的裁决,令人不吐不快!法院判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仲裁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立法本意是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但是,由于劳动仲裁监督机制的缺失,实践中经常出现匪夷所思的裁决,几乎无人被追责,客观上导致劳动者合法权益又一次被侵害,本人最近代理一起请求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的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仲裁作出的裁决违背了最基本的法律良知,起诉后被一审法院纠正。

用人单位从2021年12月开始拖欠工资,期间只以借款形式发放了一点工资,2022年3月开始社保欠缴、餐费补贴拖欠,10月下旬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我方请求支付拖欠工资共七万余元和经济补偿金二万九左右,并提交工资流水、社保记录、工作资料、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

1、劳动仲裁不执行怎么办?

劳动仲裁不执行可以携带生效的裁决书到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1、只有法院执行庭有强制执行的权力;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生效后,可以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2、执行费,对方承担,个别地区要求申请人先垫付执行费,执行后再返还给申请人;3、可以查封对方的银行账号、车辆、厂房、应收账款等资产。所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时候,申请人需要尽可能多的提供对方的银行账号或其他财产的信息,以供法院执行人员去尽快执行;4、需要写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裁决书或判决书的复印件及对方的资产情况。

2、为何劳动仲裁总是拖延判决

经常听到有劳动者说,不就几万块钱吗?一个公司,差这点钱吗?为什么就是故意拖着不给,不停地上诉?其实,用人单位“故意拖延”的根本原因:不是差这点钱,而是怕其他员工“跟风效仿”,自己以后不好管理。所以,单位明知自己理亏,最后要给钱,也要故意拖延,把劳动仲裁、一审、二审、执行,所有法律程序走完才给钱。让其他员工知道,跟公司对抗,

这样一来,大部分劳动者就怕了,算了吧,就几万块钱,实在不行就辞职找新单位,也比煎熬着三两年时间要强,劳动者就会自认倒霉,而单位的目的就达到了。还有的劳动者会说,你看看,又不是拖欠我一个人,这么多人不也都没有给吗?于是,自我安慰,最终也自认倒霉,不了了之。单位“震慑”的目的就完全实现了。

3、劳动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法院如何判决

法律分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定不予受理,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分别情况予以处理:(一)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应当受理;(二)虽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但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其他案件,应当依法受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七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八条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一)重大涉外案件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保存到: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