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倒闭工资就要不回来了吗?其实可以通过以下的合法途径解决。第一、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者可以到当地的劳动局,也就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第二、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第三、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经过劳动仲裁之后,用人单位仍然不支付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主观:仲裁委员会和劳动仲裁机构的区别: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指县、市、市辖区设立的裁处企业与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的组织机构,劳动争议仲裁院是劳动局下属事业单位。2、仲裁委员会是解决其他民事纠纷的机构。仲裁委员会由市的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并应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部门登记。仲裁委员会主要处理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1、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4、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常设性仲裁机构,是独立、公正、高效地解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常设仲裁机构。仲裁委员会一般在直辖市,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劳动者应该到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去申请劳动仲裁。在申请劳动仲裁之前可以先申请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劳动仲裁最有力的证据:1、劳动仲裁最有力的证据是能够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劳动仲裁需要用人单位与申请人有劳动关系的证据,这个可以算证据。
3、劳动仲裁是去劳动局还是社会保障局劳动仲裁是去劳动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必须提交书面申请,案件受理,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组建仲裁庭,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自立案之日起七日内组成仲裁庭,调查取证,仲裁委员会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仲裁调解,由仲裁庭或仲裁员主持,对劳动争议案件先行调解,仲裁裁决,仲裁庭开庭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