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机构解决。产权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机构解决,具体步骤如下:一、申请仲裁,当产权纠纷发生时,任何一方当事人都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申请人需要向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书,陈述纠纷的原委和自己的理由与请求,并交纳仲裁费,二、仲裁机构受理申请后,会要求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分别从仲裁员名册中指定一名仲裁员,这两名仲裁员与仲裁机构指定的一名首席仲裁员组成仲裁庭,负责审查此案。

仲裁庭根据申请人的仲裁申请书和被申请人的答辩状决定是否开庭审理。如果开庭审理,双方应到庭陈述自己的意见,驳斥对方的观点。四、仲裁裁决。闭庭后,仲裁员们要进行分析和讨论,最终出具仲裁裁决,双方均应按照裁决的要求履行。五、需要注意的是,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必须在仲裁裁决作出之后的6个月内提起诉讼。

合肥市劳动仲裁程序:1、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申请人为单位的,提交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和法定代表人证明书各一份);2、《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一式三份(每增加一名第三人,增加复印件一份);3、证据复印件一式三份(每增加一名第三人,增加复印件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法律分析:1、申请。2、受理。3、开庭。4、调解。5、裁决。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