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条件,未经劳动仲裁前置程序的案件

劳动仲裁你知道多少?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劳动仲裁在中国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提交书面申请时需要按实际情况准备好申请材料,劳动仲裁的流程包括递交申请、开庭审理、调解、调解不成则裁决。

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条件

申请与受理: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实践中,种国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申请人的姓名、住址和身物证号或者具他身份证件号码以及联系方式2、被申请人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3、发生争议的事实、申请人的主张和理由等。

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条件1、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

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法律所规定的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前置,实指劳动争议这一事实经过仲裁程序,并非要求所有的当事人都经过仲裁程序。如果要求所有的当事人都经过仲裁程序,只会增加当事人的讼累,不符合立法的目的和愿意。设定仲裁程序前置,其目的旨在劳动争议尽量在专业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以免增加人民法院的负担。

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条件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前置实践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1、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为大前提。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或雇佣关系时,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劳动者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情形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法律关系为劳务关系,此时若需用人单位支付报酬可直接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即可。

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条件2、劳动仲裁不前置的情况

1、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2、用人单位原因导致无法享受社保待遇要求赔偿损失纠纷。3、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已经达成的调解协议的。一、不经过仲裁前置的劳动争议情况有哪些?1、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劳动仲裁程序前置的条件

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2、用人单位原因导致无法享受社保待遇要求赔偿损失纠纷。3、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已经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劳动者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6条规定申请支付令被法院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后,劳动者依据调解协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4、企业合并、分立、上市等改制引发争议。5、用人单位拒不履行加付赔偿金义务。

3、劳动仲裁的特点仲裁前置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更具有效率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保存到: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