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认定是工伤,劳动仲裁申请工伤鉴定流程包括三步骤

处理工伤的正确步骤。在劳动争议过程中工伤索赔一般有四个步骤:一、劳动关系仲裁二、工伤认定三、劳动能力鉴定四、仲裁赔付,下面就具体来解说一下工伤索赔的第一步:确定劳动关系,如果公司没有给你签订劳动合同,而且在事故发生之后又拒不承认存在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只能去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定劳动关系,确认劳动之后就可以进行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一定要在一年内提出,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时间。

劳动仲裁认定是工伤1、劳动仲裁申请工伤鉴定

工伤鉴定流程有三个步骤,分别是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待遇及救济途径。工伤认定申请既可由用人单位提出,也可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申请人不同,申请的先后顺序也不同。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遇有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上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才可以提出。

劳动仲裁认定是工伤2、工伤认定与劳动仲裁的区别

法律分析:工伤认定与劳动仲裁的区别: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而劳动仲裁只解决劳动纠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劳动仲裁认定是工伤3、劳动仲裁工伤

法律分析: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并且还规定,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4、劳动仲裁工伤认定条件

法律分析:上下班途中认定工伤的四个条件如下:第一,工伤发生的时间是在上下班途中的合理时间内,可根据用人单位关于上下班的时间规定来判断;第二,工伤发生的地点是在上下班途中的合理路径上,不局限于唯一路径;第三,工伤发生的是因机动车事故而引起的;第四,工伤的发生并非因本人的自我伤害行为。满足以上条件可以认定工伤,此外,法律的规定无法包罗现实生活中一切情形,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认定。

保存到: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