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农民工讨薪事件时有发生,绝大部分是建筑工人,制造、加工、服务业工人占一小部分,国企工人极少。引发示威的原因主要是欠薪,其他原因有失业赔偿、搬迁赔偿、低薪、克扣工资、欠缴社保等,农历年底向来都是农民工讨薪的高峰,讨薪方式包括拉横幅、阻碍交通、跳楼爬塔吊等,当这些讨薪工人被问及对于法律维权的看法,不是不知道怎么弄,便是好难好长、太难成功。
当前,劳动者在实际维权过程中却存在着重重阻碍。所谓一调一裁两审,指劳动争议必须经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决后(在此之前可以申请劳动调解委员会调解或直接仲裁),不服裁决后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中,调解期限常规为15日,仲裁一般为45天,复杂案件最长应在60天内结案,进入到法院环节则可长达1-2年不等。劳动仲裁调解简易流程,起诉后则走常规法院一审二审流程。
1、劳动仲裁调解时间算一年内吗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义务而发生的纠纷。那么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申请仲裁有时效吗?下面由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一、劳动仲裁只能仲裁一年内的吗劳动争议发生后,超过一年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仲裁机构可能不受理申请,
劳动者可以向法院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
2、劳动仲裁庭前调解法律分析: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没有规定必须庭前调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