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前,没人告诉你的5个残酷真相!劳动仲裁的程序:提交仲裁申请书——受理——开庭——裁决/调解/撤诉——向法院申请执行/起诉。在整个过程中,有几处需要大家格外注意的地方,这关系到仲裁结果.1、应注意写好申诉书申诉书应当写明下列事项:1、当事人的身份事项,包括职工当事人的姓名、年龄、性别、工作单位、住址、职务,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2、仲裁请求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申诉人应当将自己与被申诉人发生争议的原因、过程、希望如何处理等问题全面、准确、简练地写清;3、证据和证人的姓名、住址,提供有关争议情况的各种证据和证人,务必确实充分;4、申请日期。

.2、应注意申诉期限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超过一年,仲裁委员会将不会受理。.3、要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提出申请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如果劳动合同签订的地点与实际工作地点不同,则在工作地的仲裁机构提出申请。

法律主观:1、主要原则还是“谁主张,谁举证”。作为民事诉讼举证的重要原则,“谁主张,谁举证”也是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举证的原则。根据新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仲裁请求的事实依据,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对劳动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员工被单位解除了合同,员工对此不服时,必须拿出合同仍然成立和生效的证据,而用人单位则要拿出解雇员工的证据。

(2)因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而发生争议的。(3)因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引起争议的。(4)因用人单位存在其他违法情形导致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而发生劳动争议的。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举证一般是谁主张谁举证,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但劳动法并不是完全遵循这个原则。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那么应该由用人单位举证;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用人单位举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3、劳动争议仲裁怎么举证劳动争议仲裁的举证是:1、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书证或物证,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2、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视听资料,其形式和来源要符合法律规定,3、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供证人证言,除属于法律规定的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特殊情况外,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并接受质询。【法律依据】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