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补偿金怎么做账,付劳动仲裁调解费做账

被裁员的人能要到什么钱?员工被裁员可以主张什么权利?这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以后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即我们通常所说的n加1,第二种情形:如果用人单位辞退了劳动者,劳动者还想继续在用人单位工作,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如劳动者不想继续在该用人单位工作,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约解除劳动合同所产生的赔偿金,其金额正好是经济补偿金的二倍。

1、劳动仲裁经济补偿金怎么计算

法律分析: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抱着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工作年限,应从劳动者向该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之日起计算。没有及时签订劳动合同的,不影响工作年限的计算,应该从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算起。续签过几份劳动合同的,工作年限应从第一份劳动合同的起始时间开始算起,即自劳动者提供劳动之日起连续计算。

2、劳动仲裁要了补偿金怎么办

法律主观:劳动仲裁拿到裁决书,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仲裁庭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法律客观:《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保存到: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