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号起,申请劳动仲裁必须先弄清楚的问题。2023年5月1号之后去申请劳动仲裁,最好先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是否归劳动仲裁管,例如你要告公司没给你缴社保,这不归劳动仲裁管,2、归哪个地方的劳动仲裁馆?公司注册地和劳动合同履行地是你实际上班的地方),两个地方都有权管(大多数情况下注册地和履行地在同一个地方)。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工资等问题产生了纠纷,在觉得公司的做法伤害到了自己权益时,一些劳动者会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来进行维权。但是在向劳动部门递交劳动仲裁之后自己还并没有从单位里面辞职,不知道是否还要去上班。小编为你打听到了相关内容如下。递交劳动仲裁申请后还要上班吗只有没有主张解除劳动合同,就应当继续上班。劳动者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权利,

也有遵守劳动纪律,完成劳动任务的义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申请了劳动争议仲裁,只要任何一方没有通知对方解除劳动关系,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均应继续上班。但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除外。法律规定《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法律分析】:劳动仲裁只要没有主张解除劳动合同,就应当继续上班。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劳动仲裁申请如下:(一)递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二)申请书符合要求的,仲裁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5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自做出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组成仲裁庭定不予受理的,说明理由,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四)劳动争议仲裁公开进行,但当事人协议不公开进行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仲裁庭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