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严重该如何维权?用我的亲身经历给大家分享一下。第一点,可以去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这个投诉是需要你提供你们部门负责人的姓名以及电话号码的,第二点,是可以去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建议你离职之后再去做。因为如果你还在职,你跟你的部门的同事也好领导也好,HR也好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就会很尴尬,劳动仲裁的时效期是1年。
当然如果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为拖欠劳动报酬而产生争议的是不受此期限限制的。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的1年之内去,否则过期限劳动仲裁庭就不受理了。就比如说你跟你的上一家公司解除了劳动合同,但是你之后又想去要这个加班费的,那你就应该在劳动合同终止之日起的一年之内去提交这个申请,否则仲裁庭就不受理了。这里补充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在北京你去申请劳动仲裁,如果你是农村户口还可以免费申请这个律师的法律援助的。
1、没有签劳动合同拖欠工资在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建立劳动关系后公司没有签劳动合同且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可以提供其他能证明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像是工作证、考勤表、以前的工资发放记录、同事证言等,同时还要提供公司拖欠工资的其他证据。一、公司没有劳动合同拖欠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劳动关系中公司没有签劳动合同公司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可以通过以下证据证明劳动关系:1、应聘登记表、入职登记表、录用通知书、面试通知短信等。2、工作服、出入证、厂牌、工作证、技术认定证书、专业证书年检记录等能够证明职务身份的证件。3、工资单、工资收入证明(需会计人员签名)、社会保险记录单、企业年金单、住房公积金单或其他工资发放记录等。4、打卡记录、考勤记录、加班通知等。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
2、在职时申请劳动仲裁好,还是离职后申请好离职后当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3、在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在职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条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