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审法院判决案例:长期应缴未缴社保费经投诉举报无法补缴,可以向公司诉讼主张社保费损失赔偿此案也是在虎哥的全程指导下,一波三折,法院终审终于有了好结果,给大家分析一下案情,看看你的案件是否类似。小李在公司连续工龄3年多,从未依法缴纳社保费,小李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虎哥帮助依法维权,主张补缴社保或主张社保费损失赔偿,双方劳动关系通过劳动仲裁予以确认,认定3年多劳动关系明确,向社保部门投诉举报要求履行向用人单位依法征缴应缴而未缴的社保费。

未缴纳社保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引起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可以申请仲裁。以下情形属于劳动争议:1、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3、其他。保险缴费是强制性的。劳动监察局或社会保险费征收部门可以发布命令,要求雇主支付社会保险费。

社保部门可以对公司的银行账户进行调查,并将此事移交给区级以上行政部门,由其决定是否缴纳社保。如果雇主没有这笔钱,社保局可以要求法院扣押与未缴社保费相等的资产,或者扣押或拍卖这些资产。第二,延迟缴税。根据《社会保障法》,雇主应在不缴纳社会保障费的当天加收万分之五的罚金,并收取相应的年利率18.25%。此外,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不缴纳,相关行政部门可处以未缴纳的社会保险费1至3倍的罚款。

未交社保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对于用人单位没有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属于劳动争议,对于劳动争议仲裁相关法律中是适用劳动关系之间的争议问题的,所以是可以解决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由于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导致劳动者不能享受工伤、失业、生育、医疗保险待遇,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或按规定给付相关费用的,应予受理。
3、劳动仲裁补缴社保案例法律分析:首先,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劳动监察大队介入调解。一般工作人员都是通过打电话或者到企业商谈拖欠社保缴费情况,其次,职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但需要我们准备和搜集证据,证明自己与单位已经形成劳动关系,比如说工作服,工资单,人员证明,签订的劳动合同等等一些能证明跟企业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然后到当地社保局投诉处理即可。如果对劳动仲裁结果有不满意,可以提出法律诉讼,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需经劳动仲裁才能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