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详细流程,工友必看!发生工伤以后应该找哪个部门?流程怎么走?很多工友不知道怎么办,今天我详细的说一下。正常情况下发生工伤以后,第一步肯定是需要仲裁劳动关系的,有合同有社保的可以跳过这一步,去受伤所在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立案,根据规定,受理之后一般会在65天之内给出仲裁决定书,第二步去人社局工伤科或者去政务服务中心申请工伤认定。
1、劳动仲裁工伤认定的顺序是怎样的?劳动仲裁和工伤认定都是我们在劳动争议中需要用到的维权手段,那么劳动仲裁工伤认定的顺序是怎样的呢?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即能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那么就可以先申请工伤认定。如果无法证明劳动关系,可以先进行劳动仲裁,确定劳动关系再进行工伤认定。一、两种程序的效力优先作为民事纠纷的救济途径,仲裁当然应具有更高的效力,但又不能一概否定工伤认定部门对劳动关系事实的认定。
但如果在工伤认定作出后,相对人对其中的劳动关系事实认定不服,又不提起行政诉讼,而是申请劳动仲裁,仲裁裁决恰好又作相反认定的,该裁决是否影响工伤认定决定的效力?笔者认为,应当承认劳动仲裁裁决的权威性。但在工伤行政认定行为生效后再申请对劳动关系仲裁的,不利于行政稳定及效率。
2、工伤认定书可以去劳动仲裁吗法律分析:工伤认定书可以去劳动仲裁。属于工伤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在30日内向社会保障、劳动部门申报工伤。如果用人单位不予申报,伤者本人或亲属可以在一年内向社会保障及劳动部门申请工伤。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
3、工伤劳动仲裁法律主观:工伤劳动仲裁程序如下所示:1.首先要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这是所有问题的前提,不申请工伤认定,就无法通过工伤获得赔偿,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职工个人就必须在受伤之日起一年内申请;2.如受伤被认定为因工受伤,拿到有劳动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