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员工伪造了一份合同,并向公司索要30万元赔偿金。我是瀛庆林律师,我要求公司支付7万元工资和30万元赔偿金,最近,我处理了一个离奇的案件,2020年11月,某公司与一名员工签订了聘用合同,此后该员工利用为公司做招投标项目的机会接触到公章。他伪造了一份补充协议,该补偿协议规定,如果公司单方面解除合同,需支付巨额赔偿金,该员工持有聘用协议和补充条款,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7万元工资和30万元赔偿金。

其次,员工实际上已经因病退休并领取退休金,与公司建立的只能是劳务关系,不可能是劳动关系。基于劳动关系向公司主张巨额赔偿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最终,该案件经过劳动仲裁和一审法院审理。第一,员工要求工资和赔偿金的请求均未得到支持。公司应尽快为离职员工办理离职手续,结清工资并办理档案和社保转移手续。第二,公司应建立公章使用相关规章制度。

法律分析:劳动合同可以说是所有劳动争议案件中的关键证据,伪造劳动合同签名会直接把审判引入误区,这也是劳动仲裁和法院针对劳动合同诉讼中的关键,为了震慑和打击不诚信诉讼行为,捍卫司法尊严,彰显法律权威,情节严重可以参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法律分析:公司员工伪造公章,法人一般不承担责任的。相关司法解释更充分阐明,以冒用他人名义的手段实施犯罪行为的,被冒用的人是否承担民事责任,应视其有无明显过错而定。只有被代理人(单位)有明显过错的,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没有过错不承担责任。法律依据:《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行为人私刻单位公章或者擅自使用单位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签订经济合同的方法进行的犯罪行为,单位有明显过错,且该过错行为与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单位对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劳动仲裁公司伪造证据怎么办劳动仲裁公司伪造证据,按以下方式处理:1、劳动仲裁,公司做伪证,劳动者可以质疑其证据的真实性,劳动仲裁委认可质证意见的,不会采集公司的伪证;2、民事诉讼中,人民可以根据伪造证据、妨碍人民审理案件的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但是劳动仲裁委没有这方面的权利,如果劳动者有证据证明公司做伪证,可以到人民法院另立案。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