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劳动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 意义,什么是劳动仲裁

员工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注意什么?一、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注意的事项:1.诉讼时效:一定不要超过诉讼时效,否则会败诉,诉讼时效一般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1、简述劳动争议仲裁的含义及特征。

(1)含义。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根据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申请,依法就劳动争议的事实和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做出判断和裁决的活动。(2)特征。1)仲裁主体具有特定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管劳动争议仲裁工作。2)仲裁对象具有特定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管劳动争议的范围是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不需要双方当事人事前达成仲裁协议,只要一方当事人申请,即能启动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仲裁庭对劳动争议调解不成时,可直接行使裁决权,无须当事人同意;对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4)劳动争议仲裁施行仲裁前置、裁审衔接制。

2、简述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的意义和内容。

【答案】:1.仲裁的时效制度的意义。1)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2)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3)有利于正确处理劳动争议案件。2.仲裁的时效制度的内容。1)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2)仲裁时效期间的计算。3)仲裁时效的中断。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三种情形:①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②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③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仲裁时效中止的事由为:①不可抗力,即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②其他正当理由,即指除不可抗力外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客观事实,5)劳动报酬争议仲裁的特别时效。劳动争议的一般时效期间为一年,但是,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保存到: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