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劳动者与公司发生劳动争议时,常常会选择自行维权而不委托代理律师,开庭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漏带材料、准备的材料非常混乱、临时补充材料,回答仲裁委问题找不到对应材料。开庭时找材料、算金额手忙脚乱,因此,在此说明一下开庭材料,开庭时,员工作为劳动仲裁案件的申请人,需要准备的材料有:1.身份证原件2.仲裁申请书,包括变更仲裁请求的事项。
5.其他个人认为能够辅助自己说明事实的材料,例如事先准备好的言辞等。提示:鉴于劳动仲裁在开庭前已经指定了证据交换期间,当庭提交的证据材料仲裁委不予受理。如果新的证据对于其中某一项仲裁请求是否支持能够产生重大影响,可以与仲裁委协商撤回某一项仲裁申请,或者在出了裁决书后,向法院提起诉讼。
1、劳动仲裁需要什么证据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些特征,同时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如证据中涉及视听资料的证据种类,如录音证据的,除需提交录音光盘外,还需提交录音的书面文字材料,文字材料中须按录音情况进行如实记载,注明录音资料中的当事人情况、录制时间等基本要素;如证据中含证人证言的材料,且已通知证人到庭参加庭审的,还需向仲裁庭提交证人出庭作证的书面申请,申请中应写明出庭证人的基本情况,拟出庭作证的目的,此外还需附上证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提交仲裁庭的证据均为复印件,复印件须与原件核对无误,如系部分摘录的复印件需明确说明,开庭时必须准备好原件备查;涉及电子类证据,必要时可提交由相关的公证部门出具的公证法律文书或当庭进行操作演示。
2、劳动仲裁需要的证据法律分析:劳动争议仲裁涉及的证据种类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3、劳动仲裁需要提供哪些证据劳动仲裁需要以下证据: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证件;3、填写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4、考勤记录;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